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平行时空中一个美国华裔少年的成长历程,他有一个狗名,他有一张俊脸,他有一个有趣的家庭,他有骄人的天赋,他还有若干女朋友,最后这一切都与篮球有关! 如果你喜欢NBA赛事,才人会瞎掰一些你知道的和不知道的; 如果你对欧美文体圈感兴趣,才人在这里点燃熊熊八卦之火; 如果你的接受能力不俗,才人YY了一个不中不西的奇异娱乐世界; 如果以上你都不感兴趣,ok,请点击收藏之后寻找右上方那个X,祝您好运!才人腹诽:“真是个无趣的人啊!” 很好,你没有选择X,请看注意事项: 1,请自备功能强大的搜索工具; 2,请与屏幕保持三十公分距离; 3,请备好干粮,文章很长; 4,深信才人很幽默,才人是帅哥; 准备工作结束,欢迎欣赏“公爵大人的美妙人生” 光荣之路一群49772620(已满)成立者陈安平 光荣之路二群14987033成立者浪翻云
为什么神圣牧师的工资就要比暗牧多十个金帝兰,十个金帝兰耶,足够我在美人鱼旅馆挥霍好几个晚上了! 不,口误了,十个金帝兰耶,我的家养小萝莉还等着我买米回家下锅呢,你知不知道她已经一个月没吃肉了!那条不知道什么品种的宠物更是早在半个月前就断了口粮……. 要是再拿不到工资,我就带一个修女回去做女仆顶帐,没有?你别逼着我向圣女下手哦,我可不是‘素食主义者’! 算了,好歹咱也是以‘纯洁’自居的牧师! 圣诗战歌,倒是可以录制成音乐MTV赚钱,要不要找几个风骚的血精灵小妞友情出演,肯定会提高发行量? 要是片酬太贵的话就干脆绑架几个,反正最近的恐怖分子如雨后春笋般的多如牛毛,就冒充一下‘恐怖之潮’的荣誉会员吧! 要是教皇问起了就说是推广圣母教义,大不了给他几张内部流通的限制级版本当封口费!
中国最有名的脑科学家欧阳天逸教授参加国际研讨会的时候神秘失踪,派去追查的人也跟着全部神秘失踪,最后一个传回来的消息竟然是在阿尔卑斯山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欧阳教授是世界顶尖的脑科学家,手上拥有极其重要的最新成果。而这项成果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落在外人手上的!为了追回欧阳教授,身怀异能的私人侦探张凡接受委托进行调查,故事就从阿尔卑斯那覆盖着皑皑白雪的神秘角落开始…… 随着调查的展开,一个个匪夷所思的事件接二连三的发生,张凡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张凡又该如何去面对这一切? 古老而神秘的金字塔、号称“死亡之海”的撒哈拉沙漠、消失已久的玛雅文明、杀机四伏的始皇陵……这一切看似毫无关系的地点,都因为一条看不见的线联系到了一起…… 卫斯理?罗开?呵呵,看下去就知道了……
本书为《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之一。本书以章回体结构,通俗的文章,机智的点评,真实再现了中华文明历史演进波澜壮阔的进程,叙述了元代的兴亡。自贴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忽必烈定国号为元,直至朱元璋建立明朝。文笔流畅,故事生动。 由华历代都是汉族相传,其间或有少数民族入寇中原,然亦忽盛忽衰自来自去,五胡契丹,女真铁骑虽威焰熏天,但终不能统一中国。 蒙古源流原本为唐朝时候的室韦分部,向居中国北方,打猎为生,自成部落。初服金邦统领,至铁木真出世遂统蒙古各部,养成势力。蒙古铁骑遂西征欧罗巴未几南下灭金侵宋。南宋覆灭,荡荡中原竞被那蒙古大汗囊括以去,一朝天子一朝臣,居然作了八十九年的中国皇帝这真是有史以来的创局! 却不知,蒙人性情暴虐,待民苛刻,天下疲惫;竟激起无数民变,就中出了一位朱元璋硬是把元朝天下生生夺去。有的说是天命有的说是人为小子也莫名其妙,只好就史论史把蒙古兴亡的事实,演出一部《元史演义》来。
《基督山伯爵》(又称“基督山复仇记”)是法国作家大仲马的杰出作品。主要讲述的十九世纪一位名叫埃德蒙唐代斯的大副受到陷害后的悲惨遭遇以及日后以基督山伯爵身份成功复仇的故事。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处处出人意外。急剧发展的故事情节,清晰明朗的完整结构,生动有力的语言,灵活机智的对话使其成为大仲马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基督山伯爵》(又称“基督山复仇记”)是法国作家大仲马的杰出作品。主要讲述的十九世纪一位名叫埃德蒙唐代斯的大副受到陷害后的悲惨遭遇以及日后以基督山伯爵身份成功复仇的故事。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处处出人意外。急剧发展的故事情节,清晰明朗的完整结构,生动有力的语言,灵活机智的对话使其成为大仲马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后儒之读《宋史》者,尝以繁芜为病。夫宋史固繁且芜矣,然辽、金二史,则又有讥其疏略者。夫《辽史》百十六卷,《金史》百三十五卷,较诸四百九十六卷之《宋史》,固有繁简之殊。然亦非穷累年之目力,未必尽能详阅也。柯氏作《宋史新编》凡二百卷,薛氏《宋元通鉴》百五十七卷,王氏《宋元资治通鉴》六十四卷,陈氏《宋史纪事本末》百有九卷,皆并辽、金二史于《宋史》中,悉心编订,各有心得,或此详而彼略,或此略而彼详,通儒尚有阙如之憾。问诸近今之一孔士,有并卷帙而未尽晰者,遑问其遍览否也。他如遗乘杂出,纪载宋事,东一鳞,西一爪,多或数帝,少仅一王,欲会通两宋政教之得失,及区别两宋史籍之优劣者,不得不博搜而悉阅之,然岂所望于詹詹小儒乎?若夫宋代小说,亦不一而足,大约荒唐者多,确凿者少。龙虎争雄,并无其事;狸猫换主,尤属子虚。狄青本面涅之徒,貌何足羡?庞籍非怀奸之相,毁出不经。岳氏后人,不闻朝中选帅;金邦太子,曷尝胯下丧身?种种谬谈,不胜枚举。而后世则以讹传讹,将无作有,劝善不足,导欺有余。为问先民之辑诸书者,亦何苦为此凭虚捏造,以诬古而欺今乎?此则鄙人之所大惑不解者也。夫以官书之辞烦义奥,不暇阅,亦不易阅,乃托为小说演成俚词,以供普通社会之览观,不可谓非通俗教育之助;顾俚言之则可,而妄言之亦奚其可乎?鄙人不敏,曾辑元、明、清三朝演义,以供诸世,世人不嫌其陋,反从而欢迎之,乃更溯南北两宋举三百二十年之事实,编成演义共百回,其间治乱兴亡,贤奸善恶,非敢谓悉举无遗,而于宏纲巨目,则固已一一揭橥,无脱漏焉。且官稗并采,务择其信而有征者笔之于书;至若虚无惝恍之谈,则概不阑入。阅者取而观之,其或有实事求是之感乎!书成,聊志数语,用作弁言。中华民国十一年元月,古吴蔡东帆自识于临江书舍。
本书是风靡海内外的通俗历史巨著,史学大家蔡东藩正史为经,逸闻为纬。章回体结构,通俗的文笔,机智的点评;真实再现了中华文明历史演进波澜壮阔的进程。描述五代十国时期更替下的民俗民生,参透疆场血战、宫廷阴谋,千古兴亡中的生存智慧。 治久必乱,合久必分。太平日久,先人遗泽逐渐耗尽于是乱势日炽,三五枭雄,趁乱起事不是僭号称帝,就是拥土称王。这种乱世分裂的情状,东周时有列国,后汉时有三国,东晋后有南北朝,晚唐后有五代统是东反西乱四分五裂。
昔石晋刘昫暨史官张昭远等,纂成唐史二百卷,历述唐朝二百九十年事,後人少之,谓其纪次无法,事实零落,於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复出新编,都二百二十五卷,计十有七年而始成,主其事者为欧阳修宋祁。夫欧宋为北宋名儒,视刘昫张昭远辈,文名较盛,又经十馀载之徵文考献,凡五代时之未曾刊行者,至此已尽流传,据以参证,应得精详。况草创者难为力,润色者易为功,得新掩旧,可不待言。然议者犹讥其用字奇涩,未免不文,刊削诏令,不无太略,甚矣作史之难也!顾作史固难,读史亦难。《旧唐书》凡二百卷,《新唐书》且多至二百二十五卷,畴能一一尽窥,阅读无遗?外此如孙甫之《唐史记》,赵瞻之《唐春秋》,陈彭年之《唐纪》,袁枢之《唐史纪事本末》,或百卷数十卷不等,即终日埋案披览不辍,恐亦未能悉诵也。後生小子,学识有限,欲取唐史而尽读之,匪惟不暇,抑病未能,乃转而彩诸坊间诸旧小说,如所谓《隋唐演义》《说唐全传》《薛家将》《征东》《征西》《罗通扫北》以及《西游记》《长生殿》《镜花缘》《绿牡丹》诸书,日夕展览,目为实迹,庸讵知其语出无稽,事多伪造,增人智识则不足,乱人心术且有馀耶! 鄙人不敏,曾举宋元明清诸史事,编为通俗演义,陆续印行,海内大雅,不讥弇陋,且谓可得通俗教育之助,爰再逆流而上,就唐事以为演述,共成百回,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轶闻为纬,不尚虚诬。徐懋功未作军师,李药师何来仙术?罗艺叛死,乌有子孙,叔宝扬名,未及儿女。唐玄奘取经西竺,宁惹妖魔?薛仁贵立绩天山,岂藉子妇?则天淫秽,不闻私产生男,玉环伏诛,怎得皈真圆耦?种种谬妄,琐亵之谈,辞而辟之,破世俗之迷信者在此,附史家之羽翼者亦在此。子虚乌有诸先生,谅无从窃笑於旁也。惟书成仓猝,未经重订,亥豕鲁鱼,在所不免,匡我未逮,是所望於海内诸史学家!中华民国十有一年,岁次壬戌夏正重九之辰,古越蔡东帆自序於临江书舍。
这是蔡东藩著作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系列书之一。本书叙述了南北朝一百七十年间由分裂到对峙统一的史实,观点平实,内容丰富,论述有法,用语雅洁,自评自注,理趣兼备,洵为通俗史著的经典。该书取材谨慎,主本信史,旁征野史,可以让人入门民族历史。 汉晋以降,外族渐次来华,杂居内地。嗣是五胡十六国,迭为兴替。后来弱肉强食,彼吞此并,辗转推迁,又把十六国土宇,浑合为一大国叫作北魏。后来北魏又起内讧东分西裂,无暇顾及江南,所以江南尚得保全。及东魏改为北齐,西魏改为北周,西土又分作为三分,周最强,齐为次,江南最弱。鼎峙了好几年,齐为周并,江南但保留十分之二险些儿要尽属北周了。就中出了一个大丞相杨坚篡了周室,复并江南;既受周禅又灭陈氏,居然统一中原,合并南北。 唐朝李延寿撰南北史各一编,宋、齐、梁、陈属南史,魏、齐、周、隋属北史,寓意却很严密,不但杨氏创业是由北周蝉蜕而来可以属诸北史就是杨家父子的行谊也不像个治世真人虽靠着一时侥幸,奄有南北,终究是易兴易衰,才经一传便尔覆国。小子依例演述,摹仿说部体裁,编与部《南北史演义》。
《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房乔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北魏崔鸿所著之《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唐太宗手笔,故概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晋书》之得失,不一而足,而《涑水通鉴》《紫阳纲目》叙述晋事,书法与《晋书》相出入者,亦不胜举焉。愚谓当今之时,以古为鉴,不必问其史笔之得失,但当察其史事之变迁。两晋之史事繁矣,即此内讧外侮之复杂,仆已更难详。宫闱之祸,启自武元,藩王之祸,肇自汝南,胡虏之祸,发自元海;卒致铜驼荆棘,蒿目苍凉,鳌坠三山,鲸吞九服,君主受青衣之辱,后妃遭赭寇之污,此西晋内讧外侮之大较也。王敦也,苏峻也,陈敏杜弢祖约也,孙恩卢循徐道复也,而桓玄则为篡逆之尤,此东晋内讧之最大者。二赵也,三秦也,四燕五凉也,成夏也,而拓跋魏则为强胡之首,此为东晋外侮之最甚者。盖观于东西两晋之一百五十六年中,除晋武开国二十余年外,无在非祸乱侵寻之日,不有内讧,即有外侮,甚矣哉!有史以来未有若两晋祸乱之烈也。夫内政失修,则内讧必起,内讧起则外侮即乘之而入,木朽虫生,墙罅蚁入,自古皆然,晋特其较著耳。鄙人愧非论史才,但据历代之事实,编为演义,自南北朝以迄民国,不下十数册,大旨在即古证今,惩恶劝善,而于《两晋演义》之着手,则于内讧外侮之所由始,尤三致意焉。盖今日之大患,不在外而在内,内讧迭起而未艾,吾恐五胡十六国之祸,不特两晋为然,而两晋即今日之前车也。天下宁有蚌鹬相争,而不授渔人之利乎?若夫辨忠奸,别贞淫,抉明昧,核是非,则为书中应有之余义,非敢谓上附作者之林,亦聊以寓劝戒之意云尔。惟书成仓猝,不免诖误,匡我未逮,是所望于阅者诸君。中华民国十三年夏正季秋之月,古越蔡东帆自叙于临江寄庐。
《绝妙好词》,宋词选集,南宋周密编选,以选录精粹著称,共7卷,收词385首,约成书于元初。 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弁阳啸翁、四水潜夫、华不住山人,晚号弁阳老人。词集有《苹洲渔笛谱》,又名《草窗词》。著有《齐东野语》《癸辛杂识》《武林旧事》《志雅堂杂钞》《浩然斋雅谈》等。
晚唐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探讨诗歌创作,特别是诗歌美学风格问题的理论著作。它不仅形象地概括地描绘出各种诗歌风格的特点,而且从创作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各种艺术风格的形成,对诗歌创作、评论与欣赏等方面有相当大的贡献。这就使它既为当时的诗坛所重视,也给后来以极大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
《窦娥冤》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传统剧目,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群众基础的名剧,据统计,我国约八十六个剧种上演过此剧。 《窦娥冤》 元●关汉卿作。写窦娥被无赖诬陷,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冤屈故事。全剧四折一楔子。剧情是: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将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来果然都应验。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此剧现存版本有:明脉望馆藏《古今名家杂剧》本、《元曲选》壬集本、《酹江集》本、《元杂剧二种》本、《元人杂剧全集》本。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作者魏伯阳,东汉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简称《参同契》,道教早期经典,被视为“丹经之祖”。全书托易象而论炼丹,参同「大易」、「黄老」、「炉火」三家之理而会归於一,以乾坤为鼎器,以阴阳为堤防,以水火为化机,以五行为辅助,以玄精为丹基等等,从而阐明炼丹的原理和方法,为道教最早的系统论述炼丹的经籍。历来注家很多,著名者有後蜀彭晓《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宋朱熹《周易参同契考异》(化名空同道士邹欣),宋陈显微《周易参同契解》,元俞琰周参同契发挥》等,均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
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最重要的选集之一。与《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纂辑者冯梦龙。 冯梦龙是晚明文学家,生于万历二年(1574),卒于隆武二年,即清顺治三年(1646)。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犹龙,又字子犹,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词奴等。少有才情、博学多识,旷达不拘名教细行。曾与文震孟、姚希孟、钱谦益等结社为文友。早年得督学南京之熊廷弼赏识,甄拔为隽才宿学。与兄梦桂、弟梦熊并有文名,世称“吴下三冯”。但屡举不中,曾于麻城就馆谋生,讲授《春秋》
作者张鷟,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当时颇负文名。《唐书·张荐传》记载;“新罗日本使至,必出金宝购其文。”《游仙窟》是用第一人称手法,用一万余字的骈文详细铺陈了一场华丽的艳遇。自叙奉使河源,途经神仙窟,受到女主人十娘五嫂柔情款待,宿夜而去。题为“游仙”,实则是写风流艳遇式的庸俗生活,其中夹杂不少色情描写。鲁迅说它“文近骈丽而时杂鄙语”,郑振铎说:“它只写得一次的调情,一回的恋爱,一夕的欢娱,却用了千钧的力去写。”但它一脱志怪小说的怪诞色彩,转向描写现实生活。在艺术上,散、骈并用,还采用了许多民间谚语,这是很值得称道的。此书于当时传至日本,对日本文坛颇有影响。日本学者盐谷温《中国文学概论讲话》称之为日本第一淫书。它代表了唐代传奇的一个时期的倾向和水平。
《阴符经》,全称《黄帝阴符经》或《轩辕黄帝阴符经》,也称《黄帝天机经》,总共只有300多字,作者无法考证。据说《阴符经》是唐朝著名道士李筌在河南省境内的洛阳嵩山少室虎口岩石壁中发现的,此后才传抄流行于世。根据李筌对本经典的解释著作《黄帝阴符经疏》,可以把它的内容概括为两个部分:首先讲述观察自然界及其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所以,天性运行为自然规律,人心则顺应自然规律;其次阐明了天、地、人生杀的变化情况,人的生杀之气的和收,应与自然同步,才能把握好事物成功的机遇。然后,阐明人后天禀性巧拙的生成和耳目口鼻的正确运用,主要效法自然五行相生原则,修炼自身。
《扬子法言》十卷,汉扬雄撰。凡十三篇,篇各有序。通录在卷后,景祐初,宋咸引之以冠篇首,或谓始于唐仲友,非也。自秦焚书之后,孔子之学不绝如线,雄独起而任之,故韩愈以其与孟、荀并称。而司马光尤好雄学,且谓:“孟子好《诗》、《书》,荀子好《礼》,扬子好《易》。孟文直而显,荀文富而丽,扬文简而奥。惟简而奥,故难知。”其与雄者,至矣!是《法言》者,为拟《论语》而作。《论语》出于群弟子之所记,岂孔子自为哉?雄拟之,僭矣!至其甚者,又撰《太玄》以拟《易》。所谓《首》、《冲》、《错》、《测》、《攡》、《莹》、《数》、《文》、《掜》、《图》、《苦》、之类,皆足以使人怪骇。由其自得者少,故言辞愈似而愈不似也。呜呼!雄不足责也。光以二代伟人,乃胶固雄学,复述《潜虚》以拟《玄》,抑又何说哉?余因为之长叹!雄之事,经考亭朱子论定者,则未遑及也
南北朝时期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颜之推撰。七卷,共二十篇。之推(531~591以后),字介。颜氏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先世随东晋渡江,寓居建康。侯景之乱,梁元帝萧绎自立于江陵,之推任散骑侍郎。承圣三年(554),西魏破江陵,之推被俘西去。他为回江南,乘黄河水涨,从弘农(今河南三门峡西南)偷渡,经砥柱之险,先逃奔北齐。但南方陈朝代替了梁朝,之推南归之愿未遂,即留居北齐,官至黄门侍郎。577年齐亡入周。隋代周后,又仕于隋。家训一书在隋灭陈(589)以后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