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党已经有50年的历史了,大的路线斗争有10次。 这就是以毛主席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路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同以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罗章龙、王明、张国焘为代表的6次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在社会主义时期,同以高岗、饶漱石、彭德怀、刘少奇、林彪、陈伯达为代表的4次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 以上这种说法是限于当时历史条件而流行的说法。 事实证明,毛泽东首次提出,而又流行很普遍的10次路线斗争中,有的并不合适。 其中第8次第9次很明显是搞错了。特别是林彪(及后来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是“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的反革命集团”,更是不属于党内路线斗争。 为了使人们从“路线斗争”的主观主义框框中解脱出来,也鉴于历史的教训,1981 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不再用“路线斗争”的提法。对党内不同意见的争论,作具体分析,是什么错误,就说什么错误,一般不再说路线错误,也不把这种争论、批评和斗争定性为路线斗争。
由于纷繁复杂的主客观原因,尤其是“左”的思想影响下一个接一个的政治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造成了不少冤假错案,连国家主席刘少奇、开国元帅彭德怀、贺龙等都被迫害致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对历史上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昭雪。到1982年底,有300多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得到平反,受牵连的数以千万计的人得以解脱。此举体现出党的信心和勇气,获得广泛的赞誉。 然而,这些冤假错案的阴影短时间难以消除,其中的沉痛教训更是值得永远记取的,这就需要了解它们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一部提示中国人生存状态的书。呻吟,是因为痛苦,然而呻吟又无助于解除痛苦。它只是痛苦中的人们的一种自然的反应,一种精神的寄托,一支发自肺腑的、奇特的歌谣。本书便在这种奇特的歌谣声中,窥视人性中古朴而美好的成分,暴露怯懦和变态,将不同品质的人们放在一个极为特殊的时代环境里试炼,展现历史苦难的中国人的心灵史。本书故事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笔触在激越沉雄中,又不失机俏与幽默,颇具黑色幽默(或曰“红色幽默”)效果。本书在出版之前,其手抄本已在文化圈内流传并赢得广泛赞誉,被称为继《芙蓉镇》之后反映特殊年代农村生活的又一部力作。